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森林防火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源保护 > 森林防火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措施预案
发布时间:2013-10-13 15:12:37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点击率:3005
关键词: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措施预案

  森林火灾是森林公园的大敌,直接威胁到景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杜绝森林火灾发生,切实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以火源管理为中心,加强重点火险区域的综合治理,加大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的实施力度,认真做好预防和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景区的安定稳定。

  二、加强宣传,预防措施

  1、在进入景区的各路口设立防火警示牌,张贴宣传标语,增加游客、香客和群众的防火意识;严禁在景区内野炊,禁止游客和香客携带野炊工具和易燃易爆品进入景区;在每年清明、冬至期间,加强巡逻,边宣传边监控,严防因祭墓不慎而造成火灾发生。

  2、设立防火哨。在景区内设立防火哨所,配备专职人员,定点观察。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森林防火能力

配置灭火器具、扑火工具、专用车辆,同时建立一支森林防火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学习,使之掌握扑火常识和安全知识,真正做到一旦发生火险,召之既来,来之能战的灭火队伍。

防火队伍组成与职能

  总指挥:邓坤兴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后勤:

  办公室值班:

防火队伍的任务是在接到灭火通知时,必须无条件地入下手中一切事务,紧急归队,听从带队领导的扑火命令。防火队伍每人配备扑火扫1支、头盔一个、迷彩服1套。

  森保办:同志负责发放扑火器具,并立即带先行队伍在十五分钟之内赶到现场,根据火情方向组织实施扑火方案。

  办公室:同志负责下情上达,通知卫生院、县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并做好后勤供应工作。

  四、落实制度,确保畅通

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干部轮流值班,及时掌握火情动态,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做好防火器具的保管,设立专人负责,真正联络畅通,重点突出,管理有序。

  五、密切配合,发挥整体效能

管委会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组织当地行政村干群,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杜绝景区内的火灾发生,确保景区内的景观、资源不受损失,确保景区规模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六、处理程序

  1、在防火期内,必须坚持每天监测防火情况,并派人不定期上山巡逻,若发现火情马上向办公室报告。

  2、在发生森林火灾半小时内,立即组织扑火队员赶赴火灾现场扑救。

  3、在组织扑火过程中,各有关人员应随时向总指挥报告火情情况。在明火扑灭后,必须组织人员清理火场,彻底消灭隐患,严防死灰复燃。

  4、火情危急时,如发生百亩以上的森林火灾,要向县政府报告,请求武警部队增援,并做好接应和带路工作。

  5、森林火灾发生后,应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为森林公安提供破案的线索。

  七、扑救方法

  扑救森林火灾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工作,扑救方法一般采用直接灭火和间接灭火或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灭火方式。直接灭法适用于弱度、中度的地表火,它的方法是用扑火扫沿火线直接打灭火,或用铁锹、铁铲覆土灭火。间接灭火适用于猛烈的地表火和树冠火,它的方法是在人力难以扑救、又来不及开辟防火道的情况下,可在火头前方200米以外点火,这时由于逆风作用使新火迎着火头烧去,两火头相遇时由于缺少氧气达到自行熄灭的一种以上灭火法(此种方法一般尽可能少用)。接到火警报告后,要迅速组织人员前往现场,争分夺秒地将森林火灾消灭在初发阶段。扑灭森林火灾需经三个阶段,从投入战斗开始到火场外火线熄灭为扑灭的第一阶段,即围歼火线阶段;外线火线熄灭到火场内明暗火全部扑灭为扑救战斗的第二阶段,即熄火清理阶段。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成果的巩固,若火场处理不好,还会造成死灰复燃,导致前功尽弃。因此,这一阶段工作不能忽视;第三阶段为看守巡逻阶段,火熄灭后,还要留下足够人力看守1-2天,经过一次大风的考验证明无复燃可能后,方才停止巡查,火场巡查以火场内“无烟、无气、无味”为余火彻底熄灭的标志。灭火的三个阶段中每一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决不能重打轻清,或打完就走。


分享到: